墨卷致恒,感悟人生。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并呼吁:“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为了迎接第28个世界读书日,公司联合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开展“携手•伴读——‘晒一晒’我的读书笔记”活动。几个月以来,活动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诸多精美投稿。
本期赏析,小编从优秀投稿作品中甄选出部分作品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香世界,品味众生百态。
李梓绮:
《文献学概要》读书心得(节选)
《文献学概要》在架构上将通论与专题相结合,侧重地探讨了一些内容。如总集与别集、类书与丛书、地方志与家谱的区分,以及各自在文献学研究中起到的文献价值较为全面,还有最后两章出土文献和敦煌文献的历史流变,是前几章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文献的特点与用途以及文献的现代价值在具体领域的生动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问题的具体深化,也拓展了本书的研究深度,拓宽了文献学的研究角度。
王小燕:
硝烟散尽处,万家灯火时——读《铁皮鼓》有感(节选)
荒诞不是目的,但在很多时候,荒诞就是现实,啼笑皆非却又无可奈何。它写战争,却用荒诞不经的笔调,写史诗般的深沉。主人公奥斯卡在三岁时决定停止生长,成了一个鼓艺了得的怪异侏儒。他窥到了亲人的愚蠢、乱伦与放纵,自身亵渎神明,堕落不堪。而同时,他深深爱着圣母玛利亚。后来他抛弃了鼓开始生长,却差点丧命。在经历一段颓丧生活后,他终于用复活的铁皮鼓奏出最终乐章。
《铁皮鼓》的作家格拉斯在1999年诺贝尔得主授奖仪式上说:“我这一代的作者们以公然的反对和它擦身而过。沉默,没有人愿,也没有人能。对我们,这群带者伤痕的孩子们来说,关键是坚决摒弃那些绝对的伟大和意识形态的非黑即白。” 历史记录过去也映照前程,回眸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李俊彦:
山水之间,守望的距离——读《边城》有感(节选)
茶峒的景是美丽而朦胧的。沈从文笔下的山水带着湘西独有的风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寥寥几笔,将一个在自然中长大,在山水间玩耍的女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没被污染的山水之间长大的孩子,总归是有些不同的,他们身上带着大自然灵动的神气,又有着深山绿林里特有的成熟,格外的吸引人。或许正是翠翠身上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得大老二老都倾心于她,最后却一步步走向了悲剧。翠翠的含蓄,造成了爷爷的误会;爷爷的自作主张,导致了大老和二老双双对翠翠展开了追求;而又因为大老的意外离世,二老对爷爷产生了误会,最后离开了翠翠。翠翠是善良的,爷爷是善良的,大老和二老也是善良的,故事里的所有人都是。然而一切又都不凑巧,最后的结局就像茶峒的美景,朦胧不清中透露出淡淡的哀伤。
孙佳伟:
传承中华文化血脉,弘扬中国文学精神——《中国文学精神》读后感(节选)
徐复观先生的《中国文学精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是一部汇聚着中国文学思想精华的精神秘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学的独特精神和价值,启迪我们心灵的智慧和觉醒,启发我们对于文化传承的深思和反思。对于喜欢文学的人来说,本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对其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则可以在阅读之余了解中国这个千年古国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阅读这本书,进一步认知和了解中国文学精神,感受中国文学精神所传承和展现的独特魅力。
农雯雯:
《高老头》读书心得(节选)
阅读《高老头》这部名著,我仿佛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走进了当时的巴黎社会。除了认识到高老头、拉斯蒂涅和伏脱冷这三个同处于一个大环境却又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作品直白而赤裸的语言以及深刻形象比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儿在爵府的高堂上,今天早晨在债主的脚下,这便是巴黎女人的本相。”“这个没有血色的老姑娘,就像那些长条的虫,梁木都会给她们蛀空的。”不单是语言,环境的塑造也深刻我心,巴尔扎克塑造了破败的伏盖公寓,这个“小社会”它承载着不同的住客,住客们围绕着高老头态度的不停转变,仿佛在里面上演了阶级生活中一出出辛辣的讽刺剧。而在巴黎这个纸醉金迷的大社会中,金钱的作用被放大得淋漓尽致,权钱交易与名扬四海一拍即合,联同正义的举步维艰,一同构筑起巴黎社会肮脏的妖冶。
农兰笑:
美学史新探法读《中国美学史大纲》心得(节选)
美学史的新探法,在一定程度上仅仅代表了在学术性研究上创新一面的做法,在如今稍微有些墨守成规的文艺研究之路上,所谓的套路所谓的公式对于学术的研究是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进展之处;文艺是更倾向于感性方面的,文学是更倾向于感性的,美学、哲学等等皆是如此,单纯固定化模式化甚至是数字化的偏向理性的方式去探讨文学深入文学想来也是行不通的。千人当千面,接受一种处以正确理论基础上的多元视角才是一种在如今复杂多样繁华下的知识世界需要的,一种大同之下,美美与共的观点,那就是赋予文学的多样性、那又是各类抉择下的包容性。
何雪:
美的浅见——读《美学散步》(节选)
从前读文章,诵诗句,观画作,只知道竖起拇指赞叹“美!”,说不清,道不明。我们缺少美的鉴赏能力,却依然可以赞叹美,这很奇怪。原来我们拥有赤子之心,能够通过作品这一载体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感知与交流。这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令我们能与作者交互共鸣,产生同一种情感的过程就是最本真的美的传递。